医药冷链运输的标准化程度的提高并不是独立的一个项目
发布时间:2023-10-21 来源:宜兴到沈阳物流 点击数:
-
根据WHO的统计,全球每年约50%的疫苗被浪费,其中绝大部分是由于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温度不达标而损耗①。2016年3月,不法商贩倒卖过期疫苗和未经冷链运输的变质疫苗事件被曝光,使得冷链运输质量安全成为备受关切的议题。
“医药冷链的质量控制与产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息息相关。在法规的强力推动下,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与创新,国内医药冷链物流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改善、行业集中度也在逐步提升。当前医药行业改革进入深水区,医药物流供应链也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,即如何在保证药品质量的前提下,降低冷链产品的物流成本。” 秦津娜表示。
从行业角度,秦津娜建议可以通过监管的制度创新,提升跨区域的监管协同,促进医药企业供应链更具有韧性与灵活性。另一方面,加快推动医药产品从生产端到使用端的操作标准的统一,提升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效率,加强冷链物流质量安全管控,更好的满足老百姓用药安全。
“随着监管力度的提升,医药冷链物流正在进入一个优胜劣汰的进程,具有规模成本、质量管理优势的企业才能被留下来。但总体来看,医药冷链运输行业仍属于一个新兴行业,需要国家政策给予更多的政策引导和支持。” 杨炎俊建议,从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性角度出发,GSP中明确,药品从生产-运输-分发-储存环节都应当遵循一定的标准规范,这就意味着,医药冷链运输的标准化程度的提高并不是独立的一个项目,而应当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,必须同时从生产、运输、分发以及储存等多个环节协同进行质量规范和提升。
秦玉鸣则建议,一是对开展药品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,开展异地设仓、多仓联动的企业,建立全国通用性资格清单,统一规范评价程序和管理办法,提升全国互通互认互用效力。
二是对医药物流设施设备验证标准、医药物流运输标准等进行有效的统一,优化相关标准结构,进行整合精简,进一步推动质量认证结果跨行业跨领域互通互认,形成行业统一标准和规范。
三是建设医药智慧监管追溯平台,整合监管机构、生产企业、流通企业、终端机构、检验检测机构、物流企业相关数据,统一赋码标准,接口标准,建立统一规范的数据管理和交互系统,实现药品一物一码信息化全程追溯和动态监测。
四是建立医药物流统一社会信用制度。在医药物流领域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,建立企业信用状况综合评价体系。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。
五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。在提升医药物流从业人员能力方面,行业协会联合企业、高校、职业院校等开展医药物流专业人才教育培训,为行业积累专业人才。